斑海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地理填图训练极地地区
TUhjnbcbe - 2021/8/4 13:4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百度网盘下载地址


  )

A.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B.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C.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D.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4)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域冰层减少,严重影响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哪些事情以缓解这种情况?(至少回答一点)

答案:(1)小(2)黄色长城站(3)C(4)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低碳出行。 

2.阅读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全球纬度最高也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2)M纬线叫,是带和带的分界线;N点的纬度是。

(3)北极地区主要位于M圈以北,包括A大洋的大部分及其周边的D洲、E洲和F洲各一部分。

(4)B大洋是,呈“”型;C大洋是,面积居四大洋第位。

(5)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唯一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A.黄河站B.泰山站C.长城站D.昆仑站

(6)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

A.企鹅B.鸭嘴兽C.斑马D.北极熊

(1)北冰洋(2)北极圈北温北寒90°N(3)亚洲欧洲北美洲(4)大西洋S太平洋1(5)A(6)D

解析:(1)所有经线最后汇聚在极点,所跨经度是度。(2)地球五大纬线圈是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其中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极点的纬度最大为90度。(3)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包围。(4)北冰洋和大西洋、太平洋是相通的,大西洋轮廓是“S”形。(5)我国在南北两极地区均有科学考察站,在北极地区只有一个黄河站,在南极地区有四个科学考察站。(6)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含有地域名称的特征──“北极”熊。

3.阅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极洲是一块陆地,周围却是一片汪洋,给地球带来了神秘色彩。南极大陆周围的大洋依次是E、F、G。

(2)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漂浮入海,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3)南极大陆素有“”之称,还被称为地球上的“”,也被称为地球上的“”,可谓环境恶劣至极,但仍有生命存在,例如是南极地区的象征。

(4)南极考察不仅是各国科技水平的象征,更是综合国力强盛的象征。自从年以来,中国在南极共建立了4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我国最先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位于南极圈以;年2月建成的内陆考察站D是,选择这个季节建站的理由是正值南半球;纬度最高的考察站C是。

(5)南极考察象征国家实力的同时,也孕育着环境保护意识。年我国正式加入《》,和世界人民一道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6)B站大致位于C站的方(东/南/西/北)。

(1)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2)冰山(3)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企鹅(4)长城站北(外)泰山站暖季昆仑站(5)南极条约南极地区(6)北

解析:(1)南极大陆周围大洋分别是:“嘴大、背印、腹平”既鸟嘴附近是大西洋、背部是印度洋、腹部是太平洋。(2)南极地区终年酷寒,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冰山。(3)南极地区又被称为冰雪高原、白色荒漠和风库;南极的特有动物是企鹅。(4)年2月14日,我国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南极圈外);年2月26日,我国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中山站(南极圈内);年2月2日,我国在南极建立昆仑站(纬度最高);年2月我国在南极建立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月是南极地区暖季,并且昼长夜短,利于人类考察活动。(5)为了保护南极地区,很多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6)判断方向时,含经纬网的一定要看经纬网。

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极地地区图

甲乙

材料二 两极地区气温、降水量表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平均气温

-50℃

-18℃

最低气温

-88.3℃

-66.7℃

年平均降水量

55毫米

毫米

年平均风速

18米/秒

10米/秒

(1)两幅极地地区图中为南极地区的是____(选填“甲图”或“乙图”),你是根据图中哪些信息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____。

(2)两个极地地区相比较,更寒冷的是____(选填“南极”或“北极”)地区,造成两地区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

(3)南极洲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为什么却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4)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北极地区,必须需要大量能源资源,从国内带入运费较高,如果能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___(选填“风能”或“太阳能”)。(1分)

(5)乙图中科考站A为____站,位于____(选填“东”或“西”)半球,____(选填“有”或“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1)乙图甲、乙两图的轮廓特征和代表动物

(2)南极海陆因素

(3)南极洲气温低,蒸发极其微弱,降水多以冰雪形式储存下来。

(4)风能

(5)长城西无

5.下面是南极地区图和相关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年11月2日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从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起航,考察队将实施“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划,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执行任务。

(1)我国考察站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站,长城站大致位于悉尼港的____方向。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站。

(2)南极考察队员可能遇到的危险有(  )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人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整个南极洲上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求援 ⑤随时可能遭到熊的袭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3)我国考察船在从悉尼向南极长城站行驶的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事项哪些是真实可信的(  )

A.起航时当地正值冬季B.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

C.发现巨型冰川以及鲸群、白熊、海豹D.途经某发达国家,补充大量肉类、奶酪

(4)南极洲的自然环境那么恶劣,为什么还有大量科学家到南极地区进行考察呢?

(1)中山站、昆仑站、泰山东南中山站、昆仑站、泰山(2)C(3)D(4)极地地区原始、独特而恶劣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着各国科学家和探险家前往。在两极地区可以开展气象、冰川、生物、地质、海洋等许多方面的科学研究

整体分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1)读图可知,根据图中经度范围可知,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长城站,该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昆仑站、中山站和泰山站都位于东半球。长城站大致位于悉尼港的东南方向。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因为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所以科考队员在南极可能遇到的危险有:暴风雪迎面而来,看不清路;积雪覆盖着冰隙,随时有可能吞没队员;酷冷的天气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南极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在南极地区可能会碰不上不同国家的科考人员;暴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线;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选C。

(3)题逐个分析选项可知正确答案。因为启航时是12月22日,为南半球夏季,正值当地雨季,A项不正确。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故B不正确;白熊不是南极地区的动物,故C不正确;考察船途经澳大利亚时可以大量补充肉类、奶酪,因为澳大利亚是畜牧业发达国家。所以D正确。故选C。

(4)南极洲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每年11月到次年的3月,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季节,南极洲的生物资源丰富,极地地区原始、独特而恶劣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着各国科学家和探险家前往。在两极地区可以开展气象、冰川、生物、地质、海洋等许多方面的科学研究。

6.南极地区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原始的自然环境而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年2月8日,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正式建成并开站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南极的科考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字母A、B、C代表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其中B是________洋;四个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站;泰山站大致位于昆仑站的________方向。

(3)为什么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2月?

(4)科考队员在昆仑站测得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数据,并绘制成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下列与之相符的是(
  )

(1)a (2)大西 长城 正北(北)

(3)1、2月份南极地区为极昼,此时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相对较高,利于开展建站工作。(意思相近即可)

(4)D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第(1)题,从两极看地球自转,北逆南顺。第(2)题,南极洲周围的三个大洋可通过经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判读,可回忆常见的地球侧视图,°经线穿过太平洋,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穿过大西洋,由此判断B为大西洋;在极圈内可见到极昼或极夜现象,查看哪个科考站在极圈外面;两站几乎在同一经线上,泰山站比昆仑站离南极点远,位置靠北。第(3)题,每年1、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极昼时间,光照足,温度稍高,利于科考。第(4)题,昆仑站地处南极大陆腹地,酷寒干燥,同时具备这一特征的是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理填图训练极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