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奥斯陆能源论坛的绿色和平组织成员,身着北极熊毛绒服饰搭乘电梯。来源:国家地理
传奇故事第二季
北极熊冒着被捕杀的风险,前往昔日的家园觅食。
但是,人们占据了这里,还专门设立了关押北极熊的监狱。
无论被关押多久,熊孩子们都不会得到食物。
当冰消雪又融,无以为家的北极熊们,饿与谁人说?
丘吉尔小镇,位于加拿大的最北部,是北极熊赖以生存的家园。
这里有“北极熊之都”“北极光之都”的美誉。
但是后来,人类占据了上风。
为了仅有的领地,人类与北极熊发生争执。
冬季的北极熊家园,是一个冰封王国。
食物极度匮乏,气温可达到零下40度。
但是为了活下去,北极熊却高度适应了这种生活,把“吃饱穿暖”发挥到了极致。
北极熊因为全身雪白,所以又叫“白熊”,但它的皮肤其实是黑色的,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吸收热量。
在皮肤下面,有大约10厘米厚的脂肪层,既隔绝热量,又储存能量。
皮肤外面,北极熊“穿了”两层“衣服”:内层是5厘米厚又细又密的毛衣,外层是12厘米厚的软毛大衣。
如果在热成像镜头下看北极熊,除了面部和耳朵之外,其它部位都与环境温度完全一致,几乎做到了热量的零损失。
北极并不富饶,北极熊最常吃的环斑海豹,平均每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只有2.5只。
而且,北极熊需要利用海冰捕杀环斑海豹,因为它在海里根本追不上这些家伙。
六月,冰消雪融。
随着最后一块浮冰的融化,捕捉海豹的机会已经过逝去。
想要吃东西,北极熊只能下水游到岸边觅食。
人们预知北极熊即将上岸,并作出防护准备,安装了坚固的铁丝网。
如果北极熊离港湾的人类居所太近,将会被关进监狱。
即便不去靠近人类,在郊外散步的北极熊,也可能因误入捕兽陷阱而结束生命。
在加拿大,每年都会给猎人猎杀北极熊的配额。
整个夏季,北极熊会在这里活动,这是它们的习性。
只不过现在活动区域多了一个小镇和一大群人。
丘吉尔镇刚好建在北极熊在哈德逊湾的最佳栖息地。
这里是冬天最早结冰,海豹出现最早的地方。
到达海岸时,北极熊大多处于身体状态最好的时候。
夏季的炎热,让北极熊很不舒服,如同刚走出冰窖,又进入热油锅。
从现在开始,它们将面临五个月的饥饿。
北极熊会吃到任何可以吃的垃圾,但能够发现的食物少之又少。
对于许多饥肠辘辘的北极熊,垃圾堆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北极熊是机会主义者,不会放过任何可以饱餐一顿的机会。
塑料焚烧的味道吸引了北极熊。
也许,寻找垃圾与捕捉海豹所耗费的精力并无差别,但得到的回报的却相差甚远。
这些喜欢吃垃圾的家伙们,不仅可能会被火烧伤,还会食物中毒。
更麻烦的是,它们会逐渐失去恐惧人类的天性,从而引来杀身之祸。
幸运的是,垃圾站离小镇较远。
使自己陷入麻烦的,往往是幼年北极熊。
它们更瘦、更容易饿,所以也更迫切地想找到食物。
当它们越过边界线,进入人类居所,安全机制就启动了。
夜晚,温度下降,北极熊会更加活跃。
但当地警察会在晚间巡逻。
一对母子正在往小镇中心走去。
特种兵开车,准备好拦截它们。
所幸,母子掉头走掉了。
丘吉尔港对前来冒犯的北极熊采取“零容忍”的方法。
每年都有几十只北极熊被关押,目的是限制北极熊的活动。
直到海湾再度结冰,才会将它们释放。
在此期间,每只“囚犯”除了得到雪补充水分,不会得到任何食物。
到了十月,北极熊最饥饿的时候。
丘吉尔港会涌入上万名前来冒险的游客。
大部分游客能从定制的巴士里,安全观看北极熊。
北极熊似乎已经习惯了人类的存在。
但它究竟只是对人类不敢好奇,还是把我们当作“永远得不到的美餐”呢?
全球变暖愈演愈烈,如今,支撑北极熊捕猎的浮冰融化时间比二十多年前至少提前两个星期。
冰上捕猎的时间每减少一个星期,上岸北极熊体重便减少十公斤。
这意味着北极熊会更加容易饥饿。
在被关监狱饿死和挨枪子儿面前,北极熊该何去何从?
参考资料:
国家地理,《北极熊已经开始吃“自己”了》
BBC,《到加拿大最北城,看”北极熊小城“里熊比人多》
央视网,《不容小觑,北极熊“骨瘦如柴”照片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