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海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吕鹏小岛生业变奏曲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青春痘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热闹的夏天来了。

又是一个适合赶海的季节。

提上桶子,

带上耙子,

让我们拥抱大海,

搜寻海浪馈赠的珍馐。

每当吃到来自远海的美味,我就在想——远古的人类是否也难挡这美食的诱惑,是否也曾在海边搜寻那隐藏在石缝沙粒之下的“虾兵蟹将”、蚌贝蛤螺,满满捞上一筐之后大快朵颐?

他们是否也会像我一样,喜欢搜寻漂亮的贝壳,在沙滩上筑起贝壳堆砌而成的城堡?

抑或,这些远古的岛民们有着其他我不曾想象到的生活习惯,他们是否留下了曾经的生活遗迹,等待我们的好奇心去揭开这些秘密?

谁能为我解答这些神秘的疑惑?

当然是我们的考古学家。

今天,我们再次邀请到爱考古的老朋友——吕鹏老师,为我们讲述远古岛民们的有趣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吕鹏

『老规矩,视频戳这里』????

欢迎大家来到爱考古!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的吕鹏。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有意思的动物考古学研究——“小岛生业变奏曲”,这是我们近些年来在辽宁大连广鹿岛进行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那么,什么是动物考古学研究呢?

啥是“动物考古学”?

动物考古是一门以小见大的学问。

它的研究对象可能是遗址里面出土的一件很破碎的动物骨骼。这件动物骨骼除了自带的关于动物本身的信息之外,还富含着古代人类如何获取和利用动物资源的潜在信息。

动物遗存

软体动物遗存

动物考古学研究的视野可以深入到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研究古代人类是怎么驯化动物,怎么从动物身上来获取肉食、奶制品、蛋类等营养物质的。

我们也可以研究动物在交通运输、战争、祭祀礼仪、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人类的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都与动物联系紧密。

此外,动物考古学研究也会触及到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人类与动物如何相处。

在了解动物考古学的一些小知识以后,接下来我会为大家介绍两个与动物考古研究相关的重要概念——“岛屿考古”和“贝丘遗址”。“

“岛屿考古”大揭秘

岛屿考古,顾名思义,就是考古工作者在岛屿上所进行的考古发掘和课题性研究工作。

岛屿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互动和隔绝。小岛距离大陆比较近,所以,它和大陆文化有一定的相通和交流。由于岛屿地缘比较隔绝,它又形成了自己独特且相对独立的文化性质。

岛屿考古的动物考古学研究非常有意思,我们可以研究动物的驯化和起源,也可以研究在特定环境下人类的生存方式,还可以探讨人类的行为与生物灭绝之间的关系。

以渡渡鸟的灭绝为例。

渡渡鸟复原图

这个例子可能是除恐龙灭绝之外非常经典的案例。渡渡鸟主要生活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上,它的祖先是会飞的。当它的祖先到达这个岛上之后,由于没有天敌,它们的体型越来越庞大,甚至变得比天鹅的体型更大。随着体型的增大,它们也逐渐丧失了飞翔的能力。当葡萄牙人和荷兰人进入到岛屿之后,渡渡鸟开始面临生存危机,并逐步走向了灭绝。

有的学者认为渡渡鸟的灭绝是由于人类捕食这种鸟类导致的。但现在主流的认识是:人类在进入岛屿的时候,其本身及其携带的猪、狗、猫、猴子以及老鼠这些动物对渡渡鸟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破坏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人类携带的这些伴侣性动物会取食鸟蛋或者捕食幼鸟,从而对渡渡鸟的生存施以破坏;第二,人类到达岛屿之后,开始着力发展农业,砍伐大量的森林,这对渡渡鸟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

渡渡鸟最终在年灭绝。关于渡渡鸟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渡渡”是模仿它发出来的声音,另一种说法认为“渡渡”来自于古英语,是“愚蠢”的意思。但无论渡渡鸟愚蠢与否,造成它灭绝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行为。

从渡渡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岛屿考古研究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

国外学者针对岛屿上哺乳动物的进化做过一个模型:

“岛屿上的哺乳动物进化六阶段”

VanDerGeer,A.,etal.().EvolutionofIslandMammals:AdaptationandExtinctionofPlacentalMammalsonIslands.Oxford,UK,Wiley-Blackwell

在最初阶段,岛屿和大陆是连为一体的,这时候岛屿上的动物种群和大陆上的动物种群是一致的;随着岛屿逐步脱离大陆,在岛屿形成之后,虽然也有大量的陆生动物进入到岛上来,但是岛屿上自身的动物种群数量却急剧地减少,同时它们的体型也越来越小,人类对它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到了最后一个阶段,人类完全占据了岛屿,岛屿上的动物最终灭绝或生存堪忧。

“贝丘遗址”是什么?

所谓贝丘遗址,就是以贝类的文化堆积为主的一类遗址。在贝丘遗址当中,动物考古大有用武之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贝丘遗址当中,出土量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动物遗存。

关于贝丘遗址的定义,很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牛津大学考古学词典里将贝丘遗址定义为:人类捕食海洋性的贝类,这些贝类食余后的堆积堆在一起而形成了贝丘遗址。这个定义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贝丘遗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食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尽管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贝丘遗址的形成还包括以下原因,比如,人类在制作蚌器的时候,会有大量破碎的贝壳堆在一起形成贝丘。

食用贝类(Meehan,B..Shellbedtoshellmidden.Canberra.)

制造蚌器(ShellknivesfromGuangxi,10,-6,BP)

再如,人类会使用贝壳制作建筑材料,这是澳门比较常见的一种明瓦,采用海月贝制作而成,制作过程中无用的贝壳残渣堆积在一起,也能形成贝丘。此外,古人非常有智慧,他们在选取居址或者墓葬的时候,会选取那些贝壳堆积比较厚的地层。因为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相当于石灰,能起到很好的防潮防水的作用。

左一为海月(Placuna)右一、右二为明瓦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了数量众多的贝丘遗址,它们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世界上最早的贝丘遗址是可以追溯到距今30万年以前的法国“TerraAmata”贝丘遗址。

中国也发现了数量众多的贝丘遗址,其类型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洞穴型贝丘遗址。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比如海南的落笔洞、江西的仙人洞遗址等。

第二类是海滨型贝丘遗址,数量最多。这类贝丘遗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地带。最北是辽东半岛,接着是胶东半岛,近年来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现有井头山贝丘遗址。一直向南,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都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海滨型贝丘遗址。

第三类是河岸型贝丘遗址。它是古代人类取食河流里的淡水贝类所形成的贝壳堆积,河岸型贝丘遗址在我国分布主要有两处,一处在湖南的沅水流域,另一处在广西的邕江、左江和右江等流域。

第四类是湖滨型贝丘遗址。湖滨型贝丘遗址的分布非常局限,主要是在云南的滇池、洱海和三湖地区。

中国贝丘遗址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距今8年以前,这个时期是洞穴贝丘遗址的兴盛期。

第二个阶段是距今8到距今4年前,这个时期是贝丘遗址的繁盛期。无论是海滨型贝丘遗址还是河岸型贝丘遗址,在中国境内都有大量的发现。

第三个阶段是距今4年以来,中国的贝丘遗址整体上走向了衰落,仅在云南有少量的发现,分布的范围非常局限。

我们今天要讲的广鹿岛贝丘遗址,分布在辽宁大连附近海域。从大连金沙滩乘坐渡轮到广鹿岛仅需一个小时。

“广鹿岛贝丘遗址群“的考古之旅

1.广鹿岛基本情况

广鹿岛的陆域面积仅有26.8平方千米,长度是10.1千米,宽度2.6千米,海岸线仅有36.5千米,但它却是长海县的第一大岛。

2.广鹿岛考古发掘史

到年,日本学者三宅俊成在岛屿上作过4次调查。其后,日本学术振兴会在年对广鹿岛以及周边岛屿进行一些的调查和发掘。

建国以来,从年、年到年,我国的考古学者在这个区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年,考古工作者对广鹿岛上的小珠山和吴家村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小珠山文化可以分为三期的认识。

到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会同当地研究所对广鹿岛上的小珠山、吴家村、门后等贝丘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领队主要是贾笑冰和金英熙老师。

3.小珠山文化的分期小珠山文化因小珠山遗址而得名。该遗址位于广鹿岛的中部,分布范围大体是米×50米,距离黄海的距离只有1.3千米。

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将小珠山文化分为三期,分别是早段、中段和晚段,代表小珠山下层、中层和上层文化。经过到年的发掘,最终将小珠山文化分为了五期,把小珠山文化早段分为小珠山文化第一期和第二期,中段就是小珠山文化第三期,晚段分为小珠山文化的第四期和第五期,它们的年代分别是距今年、6年、年、5年和年。

4.小珠山遗址重要考古发现

小珠山遗址有哪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呢?按分期分述如下:

小珠山文化第一期:发掘者在遗址北部发现有房址,房址呈半地穴式,大多是圆角方形,也有少量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房址。陶器的主要器型是筒形罐,跟兴隆洼文化一脉相承。

小珠山文化第二期:房址和陶器与第一期相似,开始发生变化。

小珠山文化第三期:房址平面和形制发生了改变,平面变成了圆形,并且面积也非常的小,陶器器型主要还是筒形罐。

小珠山文化第四期:房址和第三期的结构大体相同,陶器主要器型变成了鼓腹罐。

小珠山文化第五期:陶器主要是平底罐。

小珠山遗址动物考古学研究

1.小珠山动物遗存收集方法

在小珠山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发掘者对动物遗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收集,采用的方法有三:

一是全区发掘采样。在发掘过程中随手捡取可见的动物骨骼标本。

二是干筛法采样。通过筛选,能够获取很多比较细小的动物遗存。

三是柱状采样法。这对贝丘遗址动物遗存的采集尤其重要。所谓柱状采样,就是在发掘过程中留下若干关键柱,关键柱平面大体是50×50厘米或者25×25厘米,然后往下每隔5厘米取一个样,通过采样,我们就能知道在遗址中贝类和其他种属动物之间的相对比例,而不用计算整个遗址的全部动物遗存。

2.小珠山动物考古学研究的课题设置动物考古学的方法主要是要对动物遗存进行鉴定、测量、称重、计件,描述和记录动物遗存的年龄、性别和痕迹等。

我们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研究门类齐全,所以,我们组成了一个研究团队。研究方向包括动物考古学的研究以及自然科学的测试和分析。除了动物考古学的方法之外,我们还进行了年代学测定,运用了古DNA研究、碳氮稳定同位素以及锶同位素分析的方法。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我们就能研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人类采用了何种生业方式来维持生存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3.小珠山遗址重要的动物种属

小珠山遗址有哪些重要的动物考古发现呢?

首先,我们发现了多种多样的动物种属。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地上跑的动物,在小珠山遗址中都有发现。我们可以说,小珠山遗址的史前先民能够享受到各种各样的美味肉食,可以称得上是“海陆空盛宴”。

软体类动物遗存

动物遗存

牡蛎在小珠山遗址中特别重要。牡蛎在小珠山遗址当中出土数量最多,牡蛎有多个种属,如长牡蛎、僧帽牡蛎、密鳞牡蛎等,它们是小珠山史前先民获取和利用贝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牡蛎(Ostreacucullate)

小珠山的史前先民还捕获了众多海洋哺乳动物,如鲸、斑海豹、海狮等。

鲸(Mysticeti)

海狮(Eumetopiasjubatus)

小珠山遗址动物考古学研究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斑海豹。它是唯一在我国海域能够生存的海豹类型,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年沈阳举行的第12届全国运动会的吉祥物就是一只可爱的斑海豹。

斑海豹(Phocalargha)

据统计,现存斑海豹的数量仅为2只,它们面临着非常大的生存压力。

最后,小珠山史前先民通过狩猎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鹿科动物。

4.小珠山遗址家养动物的类型

我们通过系列判断标准来对小珠山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属于家养或者是野生动物进行判定,结果表明,家养动物主要包括三种:狗、猪和黄牛。但是,它们并非同时出现在岛上。

狗在小珠山文化第一期就出现在广鹿岛,家猪是在小珠山文化第三期,而家养黄牛在广鹿岛出现的时间更晚,可能是在小珠山文化第五期,而且只有零星发现。

我们在小珠山文化第一期和第二期也发现有猪的遗存,但是它们的尺寸比较大,并且骨骼形态比较粗壮,我们可以认定它们是野猪。从小珠山文化第三期开始,猪的尺寸明显变小,而同期野生动物(以牙獐为例)的尺寸是没有变化的,尺寸变小是人类开始对动物进行驯化或者饲养的明显标志,表明从这个时期开始家猪已经出现。

我的同事赵欣对于小珠山遗址中出土狗的遗存进行了古DNA的研究,通过测序并且与灰狼以及其他考古遗址出土狗的遗存进行比对,发现小珠山遗址出土的狗为家养动物。非常有意思的,小珠山遗址中有2例标本能归入狗,但与其他遗址出土的狗类聚不到一起。至于它们是否代表了一个新的狗的品种或者已经绝灭的狗的品种,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植物考古学研究表明:从小珠山文化第一期开始,小珠山史前先民已经开始种植粟和黍这类C4类的植物。针对小珠山遗址中出土动物遗存所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从小珠山文化第三期开始,人类开始用大量粟和黍的副产品来饲养狗和猪,而野生动物仍然食用野生的C3类植物,也就是说:家猪是从小珠山文化第三期开始出现在小珠山遗址。

5.小珠山史前先民获取动物资源的方式

我们对小珠山史前先民获取动物资源的方式进行归纳如下。

渔捞方式是很重要的方式,从小珠山文化第一期到第五期自始至终没有变化。

从小珠山文文化第一期到第五期,家养动物的数量呈明显增长的趋势,而野生动物的数量明显地减少了,因此,小珠山史前先民获取动物资源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他们从狩猎哺乳类野生动物转化到饲养家养哺乳动物。

这种转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距今年到距今6年,也就是小珠山文化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广鹿岛上的史前先民对于鹿科动物狩猎是最为主要的获取动物资源的方式,他们已经把狗带到了岛上,狗充当了狩猎助手的角色。

第二个阶段:距今年,也就是小珠山文化第三期。人类开始把家猪运到岛上,生业方式由狩猎方式逐渐转变为开始从事家猪饲养方式。

第三个阶段:距今5年到距今年,也就是小珠山文化第四期和第五期。家猪的饲养量开始有明显的增长,黄牛可能也被带到了岛上。

6.广鹿岛上动物的地域来源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在广鹿岛上发现了这么多的动物种类,它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原本就在这个岛上?还是由人类带到岛上来的?对此,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野生哺乳动物的地域来源。

野生动物包括马鹿、梅花鹿、牙獐和野猪等,它们是怎么出现在这个岛上的呢?主要证据是来自于对海平面变化的研究:距今年以前,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地理格局大体形成,广鹿岛基本上成型,在这个时期,大量的鹿科动物和其他动物就被遗留在了岛上。在距今年前,当史前先民登陆广鹿岛的时候,岛上已经有大量的鹿科动物和其他野生哺乳动物可供人类来狩猎,同时,岛屿周边海域也有大量的海洋贝类可以供人类开发和利用。

第二,家养哺乳动物的地域来源。

动物传入岛屿的考古例证有很多。第一个例证来自于新爱尔兰岛,这是文献资料记载动物传入的最早例证。研究证明:在距今19年到距今10年前,袋貂由新不列颠岛被运送到新爱尔兰岛;距今7年以前,黑袋鼠也由新不列颠岛被运送到新爱尔兰岛;到了距今3到距今2年前,猪、狗以及其他一些老鼠被运送到该岛之上。

第二例证是来自于塞浦路斯。在距今大约10年以前,人类将野猪运送到了塞浦路斯的岛屿上,这也是人类最早占据地中海某处岛屿的证据。野猪被运送到这个岛上之后,它的尺寸变小了,研究者认为这种变化并非因为人们过度地狩猎,而是因为野猪被局限在一个相对局限的地理单元之内而造成的。

第三个例子就来自于日本列岛。家养动物分别在绳纹时代、弥生时代以及古坟时代先后出现在日本列岛之上。日本学者的研究证明日本列岛上出现的这些家养动物或者是农作物的遗存来自于中国大陆地区。

动物考古学理论认为:外来动物如果不借助于人类的力量是无法到达岛屿上的,因此,如果在某处岛屿上发现了以前的记录里面没有出现过的动物种类的话,我们就可以认定这种动物是由人类传入的(动物涉水入岛也有少量例证)。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广鹿岛上依次出现的这些家养动物——狗、猪以及黄牛——是由人类带到岛屿上的。

这个认识也得到了锶同位素研究的支持。在小珠山遗址当中,动物考古学研究表明各种鹿类动物以及老鼠产自当地。因此,我们可以以鹿类动物和鼠的锶同位素值作为当地的一个表征,拿猪的锶同位素值与之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小珠山文化第一期和第二期猪的锶同位素值在当地锶同位素值范围之内,但是,从小珠山第三期开始,猪的锶同位素值开始超出这个范围,它们可能源于外地,是被人类带到广鹿岛上来的。

那么,这些家养动物来自于哪里呢?

小珠山文化深受周边文化的影响。在小珠山文化第一和第二期,它受到了兴隆洼文化的影响。在小珠山文化第三期,它受到了来自于胶东半岛大汶口文化的影响。在小珠山文化第四期和第五期,它受到了来自于胶东半岛龙山文化的影响。

我们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