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价向上和车市下行背景下,虽然一众车企头顶“阴霾”,但将强产品力锚定新能源阵容厚度的比亚迪,却迎来一幅晴朗的“五月天空”。
日前,比亚迪发布公告称,5月乘用车销量达辆,同比增长.8%,这是比亚迪今年连续三个月销量突破十万辆大关。单说数据或许比较苍白,但横向对比起来,比亚迪的“体量感”和“生命力”才更为确切,简单概括就是:比亚迪真正做到了“以一打十”。
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今年5月全国汽车供应链也开始复产复工,因此各家新能源车企纷纷晒出自家“佳绩”。以新势力为例,5月有四家车企销量破万,分别为理想(辆)、哪吒(辆)、小鹏(辆)、零跑(辆),四家新势力车企的平均月销量为辆,比亚迪5月销量是这一数据的10.6倍。
当然,由于每家车企产品定位、售价区间、利润率、体量等并不相同,所以仅通过销量数据对比并不能客观反应车企真实实力,上述数据更多反应出的是比亚迪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大致分量和位置,毕竟在5月车企销量排行榜还未出炉前,按照比亚迪的销量规模和增速,11.4万辆的成绩大概率会让其继续稳坐“榜首”的位置。
此前,乘联会曾初步推算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销量将在.0万辆左右,预计同比下降19.0%。按照这一推算数据,无论是比亚迪8.6%的单月市场占比,还是远超行业预期的.8%同比增速,还处于产品投放期的比亚迪,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大概率领跑中国汽车市场。
要知道,年乘用车企销量排行第一的一汽-大众(万辆),占全年乘用车销量的份额约为8.8%,比亚迪最近几个月的销量份额已基本接近该水平。
细心留意比亚迪5月销量构成,也能发现DM阵容与EV阵容的销量位次也与4月有了些变化。5月份,比亚迪DM车型销量为辆,EV车型销量辆,差距为辆;在4月,DM车型销量为辆,EV车型销量为辆,差距为辆。
变化之一,是DM车型“挤下”EV车型,成为比亚迪走量的“主力阵容”;变化之二,是二者之间的销量差正在缩小,如果说以往比亚迪的销量构成是“以电为主、以混为辅”的话,那自5月开始,更为平均的阵容销量配比,也有利于比亚迪在纯电、混动两条技术路线上不断伸展手脚、不断扩大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
关于两个动力阵容销量不断趋近的现实,还有两个小插曲。一是此前比亚迪长沙工厂因环保问题整改影响宋MAX和海豚销量;二是比亚迪全国八大工厂只有深圳工厂生产比亚迪汉,有消息称在款汉DM-i上市后,该工厂将唐的部分产能让渡给了汉车系。
就三款销量受影响的车型而言,除海豚只提供纯电动力外,其余两款车型均有DM-i混动版本。但因为宋MAX所处的家用MPV市场比较小众,并不能对比亚迪DM车系销量起到太多推动作用,汉也就成了5月DM车系的“走量点”和“利润点”。
不然翻看5月份销量数据就明了。按照车系销量排序,宋系列销量为辆、汉系列销量为辆、秦系列为辆、元系列为辆。而在4月的销量位次依次为:宋系列辆、秦系列辆、元系列辆、汉系列辆。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汉不仅成为比亚迪第二大销量车系,并且辆的单月增量也超过所有“兄弟车系”,再加上之前款车型比老款普涨4万多元,某种程度上,汉变相拔高DM-i车系的市场定位,同时也为同样搭载DM-i动力的高端车型腾势D9起到了铺垫作用。
当然,在DM-i车系不断向上冲击的现实下,比亚迪未来的增量来源大概率还是EV车型。此前,基于e平台3.0打造的纯电轿车海豹已经开放预定,从6小时预订超2万辆的数据到市场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