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海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散文选刊孙爱军故乡盘锦 [复制链接]

1#
神州文艺》。文学新高地散文选刊故乡盘锦孙爱军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人人都有故乡情节。因此有了“一日离家一日深,犹如孤鸟宿寒林,虽然此地风光好,还有思乡一片心”的诗句,有了“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名言。可见,无论家乡多么遥远,月还是故乡明。

年轻时出去闯荡几年,略走过几处山水,回头想想还是家好。我的故乡在盘锦,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盘锦地处辽河下梢,位于辽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于典型的冲击扇平原,在大洼一带海拔不到一米,顾名思义“大洼”。辽河就从这里入海。由于常发生海水倒灌,所以这里土地盐碱荒芜。在百十年前是有名的南大荒,盗匪出没,少人居住,可谓穷乡僻壤。

我出生在大洼,懂事的时候正是七十年代初期,记忆里的大洼、盘山,各为方圆不到一两平方公里,算是较有规模的小镇。可见之处杂草丛生,甚至我居住的房前屋后不下百米就是盐碱地,地上敷一层白碱,长满了“黄荠菜”,学名“碱篷草”,宛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一般,留下了清浅的童年印记和趣味。那时由大洼到盘山路过兴隆台,满目芦苇、沟渠、泥泞阡陌,没有正经路,更是少有的寂寞荒凉。

盘锦的发展大概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央和省在此设立了农垦局盘锦垦区,成立盐碱地研究所,曾归营口市管辖。以后大洼、盘山先后设区、县,直至年建立盘锦市。

除大辽河、双台河外,盘锦还有绕阳河、大凌河等21条河流从这里经过,众河交错纳入辽河流域。正因为河流众多,国家在这里兴建水利设施,大力修造农田。几十年间挖掘出“疙瘩楼”、“荣兴”等六大水库。又修筑东风、西安等各大排灌站,以及上水干线、下水干线若干水利枢纽,节制域内水系。灌溉设施也算全国之最。

也正是由于河流众多沟壑交错,淡水资源相当丰富。鱼虾布满沟渠,有沟就有鱼、虾、河蟹。素有“棒打兔子,瓢舀鱼”之称。

小时候每到秋天稻子成熟时,在上下水线间两头憋坝,开始淘水,竭泽而渔。每每都收获几十斤的鱼虾,夕阳西下时,与小伙伴们光着脚丫扛着战利品,带着满脸泥浆亨着小曲回家。抓螃蟹更是趣事,晚间常用手电筒照螃蟹,沟渠边芦苇杆下,螃蟹喜欢爬在上面,一照一个,捡起放进水桶,一宿能抓一两桶,回去煮吃、卤吃、做螃蟹豆腐鲜美无比。

六十年代初期,城市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给盘锦这块土地带来了生机,也给原始的农业发展带来契机。农民和知青共同劳动开荒拓土,楞使这片盐碱地变成了规模宏大的“井”字田,水稻盛产响誉国内外。产出的大米从此走进千家万户餐桌,从产量到米质都独具特色可是一绝,尤其在北京享有盛名,有“纳供米”之称。

盘锦的西南部靠海,岸边是广阔无垠的苇田。浩瀚的苇海近二百万亩,雄踞亚洲之最世界第一。芦苇作为可再生资源是造纸的优质原料,被形象地比喻为“铁杆庄稼”。

当然,湿地气候更是东亚和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栖息地,一望无际的“红地毯”形成了天下奇景,丹顶鹤、黑嘴鸥、斑海豹等众多珍稀动物和鸟类在此嬉戏,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湿地”之首,誉有“湿地之都”。

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走进芦苇荡,看丹顶鹤,看“红海滩”已成为世人的向往。一位省领导视察后曾经形象的把盘锦比作北京的后花园。这里是丹顶鹤腾飞的地方,“鹤乡”人民充分认识到了旅游资源的魅力,正以朴实饱满的热情迎接着八方的游客。

盘锦属于沿海城市,在渤海湾上宛如一棵璀璨明珠镶嵌在那里。丰富的渔业资源不仅仅是淡水,同样盛产海产品。著名的蛤蜊冈出产的文蛤敢为天下第一鲜。这块海域生产的对虾、海蟹、虾爬子、梭鱼、桨扣鱼、大头宝、楞吧头、海蛰等产品数不胜数。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什么下来吃什么。更有生吃螃蟹活吃虾的一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养殖文蛤、海参、对虾已经成为规模。渔民每年都能享受着科技成果带来的实惠,他们为全国各地输送着各色海鲜。从温饱到富足,人们尝试着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快乐!

七十年代地质工作者在此发现油田,石油大军会战到这里,一夜间盘锦举世闻名。油气产量迅速升至全国第三。暮色苍茫,星罗棋布,野外到处磕头机转动,灯光闪烁田间、地头、苇田,与繁星呼应,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文人墨客予以磕头机诗情画意般的名字——采油树。由此以石油为龙头的化工产业迅速铺开,农业化发展格局逐渐被工业化所替代,盘锦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油城”。

油田创业大军的涌入使城市的文化变的多元起来,从南腔北调的方言,到一应俱全应运而生的各色菜系小吃,总能找到家乡的味道,成了记住乡愁沟通心灵的桥梁。多地域多民族的人文特征与积淀文化共荣,形成盘锦独特的对外魅力,移民城市欣欣向荣。

种种魅力使盘锦获得了诸多殊荣。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小康城市、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等。

美誉并没有停止故乡的前进步伐。几年过去,盘锦顺利完成了“向海发展、全面转型、以港强市,建设水上新盘锦”的城市塑造。如今在向南开辟辽东湾新区“海之梦”的地方,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盘锦”已然矗立。宝来石化、忠旺铝业、长春石化等一批批大型企业落户辽东湾,铸就城市经济新的顶梁柱。从此,作为一个新兴石化城市和资源城市,盘锦不仅上升为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也系上了新时代“一带一路”的开放战略,走进了国际视野,跨上了全国城市建设的快车道。

清晨,丹顶鹤呼叫着黎明,年轻的故乡从梦中苏醒,朝气蓬勃,散发着新时代的气息,又如青春少女舞动炫彩的节奏,倾力演绎“回归自然的滨水生活”,打造着生态篇、水篇、城市篇。一个把城市轻轻放在湿地上的滨海新盘锦,正以青春的速动和婀娜向新的目标迈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重要公告:即日起,凡投稿本刊的作者,作品在本平台刊发后,根据阅读量、打赏等情况,将有机会推荐到地级以上*报文艺版,或文学杂志发表。

签约诗人(作家)(排列不分先后,名单正在添加中……)

剑峰(中国作协会员)、何孝清(中国美协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张玉庭(教授,安徽作协会员)、孙永恒(中国书协会员)、吴金火(中国金融作协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协会员)、杨兴明、陈定杭、江山、邓昌盛、天河、罗涛、阿凡、杜向达、罗菲、王火、刘朝荣、舒展、王新葆、曹桂、肖育莲、杨建昭、李永宏、李辉春、王李、向卫华、邱太兵、张春芳、崔春杰、王志海、南枝可依、李静、邹仁龙、谢尚江、覃力维

《神州文艺》“签约作家(诗人)”招聘启事“身边的好人好事”散文、诗歌有奖征文活动征稿启事(点击可看)作者简介孙爱军,盘锦市政府国资委。曾在《天涯文学》上发表小说《情笃今生》《收购》。在《盘锦诗词》《盘锦日报》刊载过诗词。在盘锦广播电台“海韵河风”栏目发表过《转身向海春暖花开》《也谈家风》《走过辽河时代》等多篇散文和诗歌专辑。喜欢运动并常年坚持跑步、排球、毽球、单双杠等项目,坚定我运动着我快乐着!

-END-

▼更多精彩推荐,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