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海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追随猛兽40年,只为发现它们优雅温柔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30819/4239775.html

AmosNachoum,6岁,巨型动物的代言人。

大白鲨、杀人鲸、鳄鱼、北极熊、雪豹.....40年以来,他持续近距离拍摄这些凶猛野兽,甚至在水里与它们一起遨游,走出铁笼拍摄大白鲨,孤身被北极熊追到水下3米。

这不是“活腻了”。在他眼里,地球上的猛兽都有其温柔美丽一面,他要用照片改变人们的偏见。

说起大白鲨,你的第一反应大概是这个血盆大口:

还有杀人鲸、鳄鱼、北极熊、雪豹、豹海豹,在大众眼中无一不是自然界凶猛残暴的猎食者。

然而有一个男人,40年以来持续近距离拍摄这些猛兽,甚至在水里与它们一起遨游,走出铁笼拍摄大白鲨,孤身被北极熊追到水下3米。

“人类有人登上了月球,却只有5人曾经与北极熊同游”,他自豪地说。那5人是他带领的团队。

这个曾在以色列特种部队服役、当过战地记者的男人,在别人眼里总是在死亡边缘行走,但他强调,“我不是活腻了”。在他眼里,地球上的猛兽都有其温柔美丽一面,他要用照片改变人们的偏见。

在06年九月初的北京ADEX潜水展,我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Amos。花白却遒劲的卷发,坚毅的眼神,久经日晒的肤色,强壮结实的身体,全然不像一位“花甲老人”。

人来人往的展会不是一个做采访的好场所,我们就此聊起了遥远的冰原,多米高山上的雪豹,张嘴咬他相机的豹海豹。“北京太热、太潮湿了”,这个无法计算自己一年有多少天在野外的男人抱怨道。

当问到他下一年的旅行和拍摄计划,Amos的回答不是一串地名,而是一串动物的名字。“因为每种动物都有自己出没的时间规律,而这些规律又会因为气候和食物状况而改变,每一年都不同。”他的行程完全是根据某种动物在某个地方出没的时间来安排的。

所以,讲Amos的故事,就请那些他拍摄过的巨兽挨个出场吧。

大白鲨被制造出来的“杀人犯”

(你眼中的大白鲨,图片来自电影《大白鲨》)

好莱坞恐怖片《鲨滩》06年9月9日在中国公映,而人们脑海里早已深深印下关于大白鲨的惊悚记忆:年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大白鲨》。

“《大白鲨》完全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效果!”

98年去南非拍摄大白鲨,那是他跟大白鲨的初次相遇。摄影师待在坚固的铁笼里,船上工作人员放下诱饵吸引大白鲨前来,然后猛然将诱饵拉出水面,就在大白鲨随之扑到半空、张开血盆大口的瞬间,摄影师们纷纷按下快门。

“大白鲨是非常聪明的动物,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保存体力,不会有事没事来个空中翻滚。人们故意刺激它,引诱它跳跃捕食,戏剧效果就这么出来了。”

Amos把照片交给图片库代理,后来发现照片里充当诱饵的鱼被后期处理掉,横图旋转成竖图,只剩下朝上空张大嘴的大白鲨,视觉冲击力大大加强,跟《大白鲨》海报非常接近。

0年后的一天,Amos赫然看到照片登上了纽约街头的巴士,成为DiscoveryChannel节目《鲨鱼周》的海报,巴士移动着,看起来就像大白鲨随时要跳起来攻击人。“这就是一个‘杀人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过程。”

温柔记忆

——大白鲨的憨笑

后来再次拍摄大白鲨,Amos从保护着他的铁笼里游出来,“那是我与大白鲨坠入爱河的瞬间”,这个坚毅的男人声音低沉地说。

“第一次从笼子里出来,与大白鲨面对面,我不知所措。我潜水、拍照这么多年,我想做些不一样的事,捕捉到动物不同的一面。我的心跳越来越快。就在我眼前,大白鲨游得那么优雅,舒缓,充满力量,丝毫没有攻击的意图。如果我放开手,会发生什么?我的手抓住铁笼,抓住的也是我对于鲨鱼的所有恐怖认知。”

“放手的那一刹那,一切都改变了。我感受到无边无际的水,感受到鲨鱼的能量,海水承托着我,鲨鱼的能量在我周围流动,终于与大白鲨置身同样环境。我在它面前,它给了我这个表情:裂开嘴的憨笑。”

一次次同游,Amos越来越了解大白鲨。他说,只要你不戏弄它们,不用食物去刺激它们,它们是很平静放松的,就像在他的照片里一样,一起游泳几个小时都没有问题。“诱饵就像酒精,人喝醉了会发狂,被激怒的小狗小猫也会咬人呀!”

摸老虎屁股不算什么,Amos敢摸大白鲨的鼻子。轻轻摩挲,这种满嘴利齿的猛兽就会进入几十秒的催眠状态,像被驯服的宠物一样。

你不知道的大白鲨

——鲨鱼不吃人,是人吃鲨鱼

“过去30年,我在世界不同地方潜水,从未见过一次鲨鱼攻击人类。”

Amos说,大白鲨出没的地方,南非、澳洲、美国等都是其食物——海豹的聚居地。屈指可数的大白鲨攻击人类的案例,往往是大白鲨误把冲浪者当作海豹,从水中看,趴在冲浪板上用两手拨水的冲浪者真的很像海豹。而冲浪者喜欢的清晨和黄昏,恰恰也是大白鲨猎食的时间,那是鲨鱼的“交通繁忙时段”。

“你不会在交通繁忙时段冲到马路上吧?大海不是只属于人类的疆域,还有别的生物共存着。鲨鱼在这个星球上生活了4亿年,人类不是鲨鱼的食物,而人类存在了多久?人类吃了鲨鱼多少年?”

Amos强调,不存在吃人鲨,人类跟鲨鱼的冲突都是因为缺乏对鲨鱼的认识。悲哀的是,从《大白鲨》到《鲨滩》40年间,为制造戏剧效果而抹黑大白鲨的流行文化没有多少进步。而Amos在北京入住的酒店,菜单上赫然列着“鱼翅”。

北极熊

水下3米惊魂追踪

作为第一个与北极熊水下同游的人类,Amos的初体验却是惊悚的:他被一头北极熊直追到水下3米。

“我吓得要死!”数十年猛兽拍摄生涯,那次是Amos最害怕、最接近死亡的一次。然而,十年后他再度下潜,拍到北极熊妈妈抱着宝宝游泳的温馨画面。是的,他等待、准备了整整十年,“得到对北极熊更多的了解,更多的信心,和一个更强大的支援团队。”

“第一次的经历那么可怕,为什么你还敢再下水呢?”我问。

“因为我知道当时我犯了错,所以想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第一次,安全潜水员没有下水,我独自下潜,独自面对北极熊,一个人,一头熊,彼此距离非常近,所以它一直追着我。”

“而十年后,我们在跟拍一个北极熊家庭,情况就好得多了。熊妈妈必须照看自己的孩子,不能抛下孩子来追赶我,所以那时候的状况是可控的。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找到了合适的方式去拍摄这个家庭,熊妈妈、熊宝宝和我保持恰当的距离,直到她看起来平静、放松的时候,我们才开始下潜。”

“当你再次下水时,你害怕吗?”

“不。我知道北极熊可能会再次来追赶我,但我比十年前更自信、更放松了,我是有备而来的。”

“当年幸亏那头熊停止追赶,不然你就没命了。经历过这样的生死瞬间,一般人可能就再也不下水了,为什么你没有停下来?”

“因为我跟他们不一样。我为探险和改变大众观念而潜水。”

温柔记忆

——熊妈妈喂奶

那是在加拿大遥远的北极圈冰原上,天空那么蓝,空气无比清新。北极熊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在冰上行走,突然停下来晒太阳,趴在积雪上。当时Amos的团队距离它们只有4米左右,它们就这样睡着了,大约睡了小时。醒来后,妈妈给宝宝喂奶、喂食,完全无视摄影师的存在。

“我们必须很谨慎、很安静,不惊动它们。自然摄影师的工作就是观察、拍摄,不干涉动物。这是大自然母亲给我们最好的馈赠。”

你不知道的北极熊

——风向决定你与北极熊的距离

环斑海豹是北极熊的主要食物之一,它们躲在薄薄的冰层和海水的间隙之间。北极熊在冰面上巡视,闻到幼年海豹的味道后并不会立即行动,而是静静等待外出觅食的海豹妈妈回巢,然后一跃而起,以体重冲破冰层,一举击中海豹妈妈。

北极熊嗅觉灵敏,拍摄时必须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