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海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型之路开放篇五大旅游,为 [复制链接]

1#
核心提示一座城市的品位,往往影响着它的形象;一座城市的功能,往往影响着它的内涵。而魅力湿地的美誉,承载着盘锦几代人的努力,从而向世界递出一张靓丽的名片。五年来,多个日夜,我市步伐坚实,足音铿锵,朝着“湿地之都”中国国际湿地旅游目的地阔步前行。

28万人、50万人、万人!三年翻三番!这一组激荡人心、呈几何式增长的数字,是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开通三年的游客接待量。

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缘何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引得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或许我们可以从“美丽中国魅力湿地——中国十大魅力湿地颁奖典礼”央视主持人李瑞英的颁奖词中找到答案——

“双台河口湿地,蔚蓝的大海,为斑海豹产崽铺好了温柔的产床,嫣红的翅碱蓬,为黑嘴鸥的婚礼铺展开红色的地毯,浩瀚的芦苇荡为东亚到澳大利亚的水禽迁徙提供了绿色的中转站,滨海、河流、沼泽、千姿百态的水,复合到一起,只为了证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自然界的三原色,找到了天然的调色板。”

今年“十一”黄金周,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七天共接待游客35万人,日均接待量5万多人,10月3日,景区接待量高达7.6万人,几乎比肩长城的日均接待量。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旅游火爆的同时,更叫响了盘锦的知名度。

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是全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俨然,旅游业已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志存高远的谋划

“十二五”时期,我市在着力建设“五大产业基地”的同时,大力培育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让特色旅游资源助力我市实现全面转型,红滩绿苇变成“真金”“白银”。我市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红海滩,向全世界展示独特的红滩、绿苇、湿地、温泉资源,展示盘锦宜居、宜商、宜游的新形象。黄色的水稻、黑色的石油、红色的海滩、绿色的芦苇、蓝色的海洋,正是这些盘锦市民引以为荣的彩色的旅游资源扮靓了盘锦,也成为我市经济转型的“助推器”。

随着我市旅游经济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定位也发生着变革。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国际湿地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以红海滩、芦苇荡、湿地温泉、民俗风情、赛事展会等特色资源为突破,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实现由“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将以湿地、温泉、乡村、酒店、文化等项目建设为重点,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实现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

在深化旅游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条条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与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决心。年,审时度势的市委、市政府出台《盘锦市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发展旅游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了盘锦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到年,将盘锦建设成为国际重要湿地休闲旅游目的地,红海滩成为世界级旅游品牌,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我市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铺筑了起飞的跑道。

“为打破我市冬季旅游产品少的‘瓶颈’,把我市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研发差异化的冬季旅游产品,让盘锦旅游每个月都有主题活动,从而把盘锦旅游推向‘淡季不淡、四季不断’的新的发展阶段”!“市旅发委主任张岩在谈及我市打造四季旅游新形象时信心满怀。

项目建设的推手

凡是来过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的游客,无不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抬眼望去,婀娜多姿的绿苇荡、神奇壮观的红海滩,这一绿一红自然美景尽收眼底。廊道两侧,多亩苇田平展展地铺向天边;宽达米;绵延18公里的红海滩更给人以“红地毯”的直观感受。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了保护鸟类栖息地以及湿地资源环境独特的地形地貌,项目全部使用环保低排放施工设备和低噪音施工设备,同时建筑废物、废水及生活垃圾均有专人负责清理回收。

与巨人握手,与高人过招。随着“旅游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先后引进一大批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的开发建设思路进行旅游开发。二界沟渔村项目、辽东湾新区文化场馆群项目、江南风情园项目、天沐温泉项目、金帛海岸项目、广厦艺术街项目、台湾士林不夜城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铂尔曼等五星级、四星级酒店的入驻,足证我市城市功能的转变。目前,“政府主导,国有、集体、民营和外资一起办旅游”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市以大项目带动旅游大发展的态势全面形成。

灿烂的阳光、银白的海浪、平缓的沙滩、清澈的海水……今年8月1日金帛滩景区开门迎客以来,每天人气火爆,双休日更是人满为患,高峰期日接待游客量2万人次。“金帛滩海滨浴场正是我市大项目带动旅游大发展的点睛之笔,我市一解多年尴尬,正式告别市区无海滨浴场的历史,我市生态建设和旅游增添又一亮点。”辽宁金帛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王韧总经理向记者说起这番话时十分激动。

城市形象的提升

9月12日,红海滩国际马拉松赛在我市成功举办。央视5套全程直播了此次“世界最美马拉松赛道”上举办的比赛。跟随中央电视台直播镜头的切换推进,嫣红的海滩、碧绿的苇荡、金黄的稻浪、蓝色的海洋等诸多盘锦元素就此跑向世界,美丽盘锦如画卷般舒展开来,生动诠释了盘锦湿地这个城市符号的独特魅力。在谈到对盘锦的城市印象时,吉林省吉林市江城晚报的贾立民欣喜之情毫无掩饰,“盘锦沿途的湿地风光吸引了我,看到红海滩,我真的震惊了,这真是大自然的杰作!盘锦太美了!”

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半小时的赛程,盘锦透发出的那份独特魅力,却永远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接下来的日子里,“红马”后效应凸显,很多国内外游客观看央视直播后,纷纷前来盘锦旅游。

体育搭台,旅游唱戏。年,辽足主场迁至盘锦辽东湾。两年来,“盘锦”和“辽东湾”这几个字被国内各知名媒体频繁提起,被全国球迷所熟知;中国·盘锦红海滩自行车邀请赛,有力宣传了盘锦红海滩,大大提升了盘锦的知名度、美誉度。

许多来盘游客在游览了美景的同时,还纷纷品尝了凝聚“盘锦元素”的美食——“辽河口渔家菜”。如今,“辽河口渔家菜”已经成为盘锦特色餐饮品牌,成为新的城市符号。

宜居乡村建设,特别是“示范村”和“美丽村”建设,为我市发展养老产业,引进“民宿”度假项目,打造旅游度假村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以认养农业、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成为新的亮点。

近几年来,在我市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大潮中,旅游业积极抢抓机遇、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景区,由“过境地”向“目的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

“湿地之都”。清新的空气、翠绿的苇海、红艳的碱蓬和绵延百里的滩涂,80%市域面积都是湿地的城市,“湿地之都”无疑是盘锦最富特质的称号。

“田园之城”。水网密布,阡陌纵横,传统的农耕文明在辽河入海的地方积淀,造就了一个飘着稻香的“塞外江南”、“鱼米之乡”。二界沟渔雁小镇的建设,证实从一个渔村向城市综合体的转变。

“骑行之地”。平坦通达的道路、触手可及的美景、湿度适宜的空气、四季平和的温差,一片镶嵌在湿地和田园中的骑行乐土,让骑行成为感受自然,放飞心灵的全新体验。

“四季游钓之城”。兼具海水和咸淡水资源,坐拥得天独厚的湿地风光和垂钓资源,冬季冰钓更是我市冰封雪盖之时独具特色的户外活动,“四季游钓之城”当之无愧。

同时,我市实施旅游品牌创建工程,打造精品旅游体系强化四季旅游主题——春季,湿地观鸟;夏季,绿苇红滩;秋季,稻香蟹肥;冬季,冰钓渔猎。游苇海、赏红滩、住农家、泡温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使盘锦旅游正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丰富的旅游产品让来盘游客的选择性更强。

李艳秋是我市最早一批导游员,作为我市旅游发展的见证者,她激动地说:“盘锦这几年的旅游产品真是太丰富,品质也越来越高,红海滩的名气非常响亮,来盘锦游客越来越多,来自的城市越来越远,盘锦旅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家乡的导游,我非常自豪!”

随着旅游接待能力的不断提高,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创汇连年攀升,旅游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微不足道的“冷门”产业到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战略性支柱产业,从鲜为人知的东北三线城市到全国乃至世界耳熟能详,盘锦旅游厚积薄发,扬帆起航,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巨变。

(盘锦日报记者曹路赵巍)

短评化蛹成蝶从“一季游”到“四季游”,深化了盘锦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业对盘锦的影响力和经济社会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增加了盘锦市的“造血”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成功典范。城市发展的多维,既能带来立体的辉煌,也能带来服务业的百花齐放。旅游是文化,又是一种财富,它深刻于人的脑际,又能带来综合链接上的绵长。它更是一种力量,托举这个城市走向更高层次的辉煌!盘锦日报新闻热线辽河晚报新闻热线小编:雪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